庫存的浪費是萬惡之源,而制造過多或提早完成,在豐田則被視為最大的浪費。
精益生產方式所強調的是“適時生產”,也就是在必要的時候,做出必要的數量的必要的東西。此外都屬于浪費。而所謂必要的東西和必要的時候,就是指顧客已決定要買的數量與時間。假設客戶只要100個,而每個1元,如果生產了150個,這售價卻不會是150元,因為多余的50個并沒有賣出去,僅是變成庫存,因此利潤也就無從產生,換句話說,多做了是浪費。
而制造過早同樣也是浪費,但為什么有很多工廠會一而在地過多與過早制造呢?最大的原因在于他們不明白這是一種浪費,反而以為多做能提高效率,提早做好能減少產能損失(不做白不做,機器還不是一樣停著?),顯然這是一種極大的誤解。
認為制造過多與過早能夠提高效率或減少產能的損失,是見樹不見林的看法,因為真正利潤的產生是從銷售而來,而不是效率與產能。為了看到更多的效率與產能,制造過多與過早而銷售量并沒增加,僅是增加了庫存量,你說這合算嗎?
因此,精益生產方式強調,絕不允許制造過多(早),因為:
1、它只是提早用掉了費用(材料費、人工費)而已,并不能得到什么好處。
2、它也會把“等待的浪費”隱藏起來,使管理人員漠視等待的發生和存在。
3、它會自然而然地積壓在制品,其結果不但會使生產周期變長(無形的),而且會使現場工作的空間變大,機器間的距離因此加大,要求增加廠房,這樣在不知不覺中,將逐漸地吞蝕我們的利潤。
4、它也會產生搬運、堆積的浪費,并使得先進先出的作業產生困難。
因為生產能力的增長大于銷售能力的增長,沒有控制住產量,各工序都在“努力”生產,現場中堆滿了自制零部件,各課間為放置場所爭執不休,最后需要部門協調才解決,“零庫存”的生產管理思想一文就是在此背景下寫出的。在此后的工作中雖然有較大的改進,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,有待大家群策群力加以解決。除在制品外,產成品制造過多顯得更為可怕,98年初成品庫存超過百臺的場景仿佛就在眼前:
綠色通道上已開始擺上了產品;產品的轉序幾乎變得不可能,一臺產品要從總裝移動到氦檢,至少要先后吊裝三臺產品來騰出空地;產品間的距離一個人側身也進不去,吊裝時多次發生產品相撞事故。要求尋找一個能存放大型機產品倉庫的呼聲日益高漲。造成這種可怕狀況的原因是什么?
營銷部門發貨不暢,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,希望公司內的主要機型均有庫存,以便一旦簽訂合同就可以發貨。
營銷部門和生產制造部門間的信息溝通不暢,交貨期確認不準,不是按照實際交貨期生產,而是按合同交貨期生產,為補充庫存而生產。
生產制造部門為提高效率和設備利用率而成批投入和生產。
這種情況目前雖然基本上得到扭轉,但是每月仍有一些按交貨期完成的產品入庫后較長時間不發貨,造成浪費。因此,應要求各事務所對交貨期的確認工作真正重視起來,應該在合同交貨期前一個月把信息及時準確地反饋回來,避免在進入上下筒組裝后才通知的情況發生,則可預防大部分的過多成品制造。
作者:博革咨詢
推薦新聞
蘇州礦山機械領軍企業精益改善優秀成果展現
博革于2021年10月正式與蘇州創力達成合作,簽署精益布局項目,旨在全面改造升級齒輪車間,歷時4個月完成前期規劃,另根據規劃項目歷時1年改造完成,現新車間已經投入使用,并且達到預期目標。 /news/4855.html
博革攜手江東金具設備制造,精益咨詢管理改善促生產
江東金具決定與上海博革咨詢達成協議:由上海博革咨詢為江東金具進行工廠布局規劃和目視化設計工作。項目定位為打造絕緣子行業國內領先、行業標桿的智能化、自動化燈塔工廠。 /news/4866.html
國內PPE行業領軍企業賽立特園區精益布局
博革自2022年起為賽立特提供精益管理服務,助力企業搭建精益管理體系,推動精益化管理落地見效,從而全面轉型升級,提升企業競爭力。本次項目從2024年10月進駐,經過調研分析,圍繞園區整布局 /news/4864.html